揪寶林茶室案「頭號嫌疑犯」 檢驗專家坦言少見:全臺醫師正集思廣益
总裁千金x肥宅
目前有許多專家推測,寶林茶室事件的「頭號嫌疑犯」可能爲罕見的米酵菌酸,不過仍待進一步檢測釐清。記者林俊良/攝影
外界關注「寶林茶室」事件,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說,因有民衆身亡,定調爲重大食安事件。有許多專家推測,「頭號嫌疑犯」可能爲罕見的米酵菌酸,因爲患者在短時間出現肝、腎等器官衰竭情形,代表身體能量系統受影響。據瞭解,臺大醫院毒藥物鑑定暨檢驗中心等多個實驗室已購入相關標準品,準備協助政府應對此次事件。
針對本起事件,衛福部食藥署、疾管署、北市衛生局等單位,昨天會同毒物專家與檢調至該餐廳稽查,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說,相關檢體會由國家級實驗室進行檢驗。
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方震中直言,「很少見、跟一般食物中毒不太一樣」,目前還不知道什麼問題,也有說法推測是惡意下毒,但也不能排除是食物毒素引起。但這次事件和過往發生過的河豚毒表現不太像,至於很多專家推測米酵菌酸惹禍,雖在臺從未發生過,主管機關若想要進一步分析,需有標準品,並建立檢驗方法。
臺大醫院毒藥物鑑定暨檢驗中心主任翁德怡說,案件還在調查當中,全國醫師都在集思廣益,希望共同找出可以合作的方向,也願意配合政府進行相關檢驗,今天也有不少實驗室購入米酵菌酸檢驗標準品,但也不會只有這一項,否則一旦猜錯了,一切又要從頭開始。
翁德怡指出,要做檢驗,首先要有標準品、接下來確認檢驗方法及品質管控,確認之後進行檢體檢驗,整個開發時間從標準品到位、確效分析,至少要兩週,且毒物檢驗相當嚴謹,不會倉促公佈結果,如果檢出非米酵菌酸,也就可以排除相關風險,因爲照文獻來看,大範圍且嚴重的話,應該會檢驗得出。
整起事件累計11人次通報,其中2人死亡、4人重症住院中,許多患者從用餐到發病時間非常短,並出現急性腎衰竭或肝衰竭。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說,以首例死亡的39歲民衆爲例,起初就醫時的症狀爲腸胃炎等輕微不適、治療後還可以返家,但後續病程變化非常快,「比較像毒素中毒,不太像是單純的細菌性感染,否則應該會有很嚴重的敗血症」。
姜至剛說,毒素中毒會來得很快,從目前報導來看,快速多重器官衰竭是共通的效應,如肝、腎衰竭,以及非常嚴重的「酸中毒」,或心臟出問題,推測因毒素導致整個能量系統受抑制,讓有「身體能量工廠」之稱的粒線體受到影響。
姜至剛表示,特定毒素的半衰期非常長,有些甚至可以達到100個小時以上,應該有機會可以查一下,同時也不能排除食材事件,相關事件調查中,如果可以釐清供應鏈會比較安心,確認是否爲特定細菌造成影響。